上一页|1|
/1页

主题: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婚恋困境,北漂男女不敢想未来!你的未来咋么样

发表于2012-11-22

成家立业是一件人生大事,而对于已接近1亿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件美好的事却有些“沉重”。有研究表明,他们在婚恋问题上面临诸多障碍,如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缺乏社交机会,等等。 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离乡土更远,却未必距城市更近。城市经历使他们的婚恋观更加现代,但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谈一场自由的恋爱、成立一个温馨的小家,对他们来说还有些奢侈。考虑到这一群体的庞大数量,这一看似个人选择的小问题,实则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大问题。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也期待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帮助这些年轻人撑起宽松的婚恋空间。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务工者总数约有8487万人,占外出务工者总数的58.4%。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能否在成家立业的关键年龄顺利找到配偶并组建新家庭,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婚恋网站世纪佳缘近日发布了一份《蓝领婚恋报告》,发现城市里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新生代务工人群的婚恋需求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工作时间长、人群接触面小、行业从业人员性别组成单一是他们面临的诸多障碍。继去年底全国妇联发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之后,这一话题再次被引入公共视野。 报告所涉及的问题随机采访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对婚姻和爱情的向往与同龄人无异,只是这种向往被现实压得有些沉重。

发表于2012-11-22

工地小伙 找个对象不容易,网络交友渐成新途径 自从和老家的女朋友分手后,在北京某工地干活的河北小伙子王帅至今也没谈上另一段恋爱。 王帅今年24岁,河北保定人。出来打工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姑娘,两人很能谈得来,不过后来他来北京,女友去了保定,异地恋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分了。 “找个对象哪儿那么容易!”尽管王帅经常把攒钱娶媳妇儿挂在嘴上,同伴也拿这个打趣他,可真说起找对象的事,他是发自内心的无奈。工地上都是男的,早6点到晚6点,干一天活挣一天钱,舍不得请假,王帅接触姑娘的机会很有限。 “去饭馆吃饭,买东西啥的,我也跟那儿的服务员聊,可人家看得多了,哪能瞧得上咱?”问及找对象的条件,王帅几乎是脱口而出:“没条件!遇到喜欢的就行。” 尽管找对象对于19岁的侯世鹏和侯方路来说,还有点早,可是两个人都已经感觉到了压力。他俩来自山东菏泽,都是跟着父亲到北京工地上干活儿,按照村里的辈分,侯方路还得管侯世鹏叫叔叔。两人休息时间喜欢到公园里逛,“北京啥都好!” 侯世鹏说,到了年龄,家里自然就会让他相亲了。不过,他有点矛盾,怕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反正只能按自身条件找,太高的实现不了。”以前他们当保安,每月工资只有900元,现在换到工地上,每月挣得多了,可工地上全是男的。 侯世鹏的QQ上有好几百个好友,他最近还发现新买的手机里有一个内置的婚恋网站的应用。“不排除在网上找的可能性,我一个表哥就是在网上谈的,都结婚生孩子了!” 同样在工地的河南小伙子杜鹏算是幸运的。从老家出来后,他一直在北京建筑工地上打工,虽说辛苦点,每月能有三四千元。一年前,通过QQ聊天认识了在公司做文员的同乡女友,两个人已经谈婚论嫁了。 虽然戴着安全帽,工装上蒙着厚厚的尘土,还是能看出来杜鹏挺新潮,左耳朵上戴着一只亮闪闪的耳钉。他说,他和女朋友都不挑剔,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等攒够了钱,就回老家结婚,做点小生意。

发表于2012-11-22

打工夫妻

看重对方是否可靠,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相信22岁的陕西姑娘小张,已经是一个半岁孩子的妈妈。

小张老家在陕西农村,初中毕业跟着亲戚来北京,卖过水果,当过餐厅服务员,目前在一家连锁糕点店上班,每月能挣2000多元。因为上班有要求,小张也学会了化妆,涂着紫色的眼影,一身得体的工装,看起来与城里姑娘没啥两样。不过一开口,还是显得很羞涩。

做餐厅服务员的时候,小张开始相亲,“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两个人能说得来,他对我好就行。”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四川人,干装修活,两个人很能聊得来,却遭到了家里的激烈反对,理由是家乡离得太远了。小张说,她的同伴找对象大多找老家的,知根知底,免得上当受骗。

“我就跟我妈闹。”小张低下头腼腆地笑了笑,“刚开始我爸妈还有意见,后来我一怀孕,他们也没办法了。”

小张和丈夫租住在郊区一间平房里,房租300元,冬天没有暖气,要生炉子,“打工的嘛,也不用住得太好。只要他对我好,怎么都行。”丈夫收入不太稳定,两个人每月生活费将近2000元,还要给家里寄五六百元。

孩子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照看,短时间内不可能接到身边来。“想孩子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我们都回老家种地吧?”小张平静的话里藏着无奈。

发表于2012-11-22

摇摆的“双重边缘人”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春光

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个人造成的,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国家应该下定决心,完善社会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保障,免除后顾之忧

在当今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已经占主导地位了。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缺乏务农经验,对农村的情感较少;另一方面外出不只是为了打工赚钱,更向往城市生活。从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入上看,他们缺乏确定性,深陷矛盾状态,摇摆在城乡之间,是“半城市化”过程中的“双重边缘人”。

这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婚恋问题是突出表现之一。由于目前的社会政策还不够完善,他们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要想“成家立业”面临许多障碍。

外来务工人员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若与本地居民通婚会处于弱势地位。若从境遇大致相同的人中寻找配偶,则要承担更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要不要选择跨地区婚姻。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女方的父母可能出于情感或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女儿远嫁。我们在偏远山区调研时,确实发现有这样的例子,女方嫁到当地后才发现男方结婚前隐瞒了家中的真实情况。其次是结婚以后到哪里定居。城市不接纳,农村又回不去,有了孩子以后生活成本更高。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新生代农民工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如果不能正常地组建家庭,细胞不好,社会肌体能健康吗?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个人造成的,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进城之前,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社区,婚姻基本上不是个问题,很容易依靠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缔结。进城以后,不确定因素就增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观念也在变化,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父母的权威在下降,自身感情因素考量在上升。但与城市里的白领群体不同,他们又缺乏相应的经济能力,不足以完全实现婚姻自主。

国家应该下定决心,完善社会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保障。只有免除后顾之忧,这些正处于成家立业关键期的青年们才能安居乐业。

发表于2012-11-22

分析的很多,我要仔细看,先顶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