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无所不能的经济学

发表于2005-07-06
经济学家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似乎所不能。从早年的家计学,到后来探求国民财富源泉的学问,再进入到解释人类行为;从伦理领域进入到经济学领域,再到公共政治领域、社会学领域、法学领域以至犯罪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经济学帝国主义是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这么说吧,经济学及其代表经济学家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是人类行为,统统可以给出合理解释,任何悖谬之处均无法逃脱经济学家的火眼金睛。 


谓若不信,请翻开《致命的均衡》这本被称为“美国百所大学经济学系指定课外必读”的新书,你定会看到经济学的厉害,它甚至能推理解开谋杀案悬秘所在,可谓神乎其神! 


这当然是凭空杜撰的故事。该书作者的真实身份是美国三一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小说的形式来更加新颖、生动地讲述和传播经济学原理,让人们对经济学产生兴趣,进而进来欣赏经济学广袤而华丽的帝国风光。 


书中用故事的形式,串讲了许多有趣的经济学解释行为的例证。比如荷兰式拍卖,它不是从最低价而是从最高价开始叫。在拍卖会上,最初的价格被标在宛如大钟的一个表盘上,表盘上的数字不表示时间,而是代表价格。只有一根指针,有规律地向较低的价格移动——直到有一个购买者按下铵纽,指针立即停止,而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竞拍到了这件商品。 


这样的拍卖何以能够成功,会不会价格一路狂跌无人问津?不会。没有一个荷兰人愿付超过自己愿意的高价来买一根郁金香茎,荷兰人也知道,如果等待得太久,低于自己愿出的价格,那么郁金香茎很可能就要归于他人之手了。显然,消费者并不能无条件地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必须在少掏腰包和赢得拍卖品中间紧张地权衡,追求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很有趣是不是?更有趣的是,这一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拍卖,也被运用于普通商品的销售。一个叫菲林百货大厦的地下商场就制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价格体系:所有商品的价格均打折出售,折扣是浮动的、可预测的,譬如每周固定降价25%,每件商品在商场里仅仅停留4周,第4周商品的价格就会降到最低。最后如果还没有售出,商品就被捐给慈善机构。 


商场会赔本,甚至关门吗?不会。顾客必须在少掏腰包与得到商品之间紧张权衡,其结果,商品被抢购一空,而商场大赚其钱。 


显然,在这样有着两种相反力量出现的场合,供给和需求将自动达致均衡。 


一枚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面值仅一美分的邮票,居然有人愿出75万美元来求购。从大小和重量上来讲,它肯定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物品了,这合乎道理吗? 


相信劳动价值论的人一定觉得这是疯了,他们习惯于用劳动来衡量价格,还有些人习惯于用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它们的价格。但是,遵循边际效用理论,对此却很好解释:因为在市场上,一件物品的大小和它的价值没有丝毫联系,它的的价格与成本也并无关系,而完全取决于顾客对其效用的主观判断。就一张邮票而言,它值多少钱不是看劳动,也不是看面值,而要看顾客从拥有这张邮票中获得了多大的满意度,愿意付出多少钱来购买它。 


说说那张英属圭亚那1856年的面值1美分的邮票吧。那张邮票在德梅拉发行时,当地的邮政局卖完了来自伦敦的邮票,局长出于应急,不得不印一些临时邮票。他使用的是普通的款式,抄袭了当地一家报纸上一幅小船的设计图案,再加上一句拉丁引用语。为了预防造假,局长大人又把自己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加在邮票上。就为了他这点努力和聪明,人们要花那么多钱来买这张邮票,这似乎是令人惊讶的。但只要想到,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最稀少的邮票,会有一些有特殊偏好的人物感兴趣并愿意出天价来得到它,它的价格就会扶摇直上。因为另外的一些人预知有人愿出高价来买它,就会通过拥有这张邮票的办法来进行安全投资以防止通货膨胀,从而让这张邮票产生“保值的效用”,并更加洛阳纸贵。 


我们现在应该可以理解世界上许多表面上看上去并无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价格会奇高了。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在算计,并且按照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进行选择。但是,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乃至化学家们统统都反对经济学的这一假设。 


在《致命的均衡》中,经济学的这一假设同样遭到了来自其他许多学科的专家的怀疑和批评。对此,经济学家斯皮尔曼的回答很精彩。他说,化学家做实验,实验对象不会和他争论,或诱骗他。但经济学家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做研究,“被实验”的人们会和他争论,会欺骗,会提供假信息,从而无法得出可重复实验的结果来。所以,谈论经济学科学不科学,不能用是否可以做实验这样我们通常认为的“科学”办法来衡量,而要用经济学自身的“科学”评估标准来衡量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的评估标准呢?就是经济学的理论能否很好地预测结果,或者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经济学家假定人是高度有理性的,做事情时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这可以看成是经济学家的一种虚构,并不表明经济学家是在阐述一种他认为和实际相吻合的人性观点。但经济学家们必须这么来假定和虚构,为什么呢?因为理性人或者说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是最强有力的归纳和概括,其预测的实用性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证明了。张五常讲得最痛快,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放在街上,1小时后看看是不是还在那里,据此就可以知道经济学的假设是否正确,社会制度是应该按经济学的假设来设计,还是相反。 


不要以为基于不切实际的假设所构建的理论就不能预测未来、指导实践。事实上,物理学家设想了完全的真空以及无摩擦的飞机,结果却改进了飞机的性能。经济学家假定人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同样可以此为基础来构造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人类社会的市场经济制度正是建立于这一基本假设之上,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戏剧性竞赛的结果印证了市场制度是多么的重要。 


《致命的均衡》其实就是想向世人讲述经济学家对资源配置、对人类行为的看法,并推荐最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制度方式。本书真正不同寻常的地方乃在于它将侦探小说的写法融入了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研判中。书中讲到,一位才华横溢、前程远大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丹尼斯·戈森突然自杀了,原因似乎是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拒绝聘任他为经济学教授。紧接着,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委员会里投反对票的两名委员相继被杀害,警察在案发现场找到了戈森未婚妻的手套……,案件似乎指向复仇。 


对于哈佛大学资历最老的经济学教授斯皮尔曼来说,自杀并不符合他关于人类行为的模型。他相信,个人在做出选择前是要做出边际判断的,是买得多点还是少点,搬到这里住还是搬到那里住,选择这份工作还是那份工作,多工作一小时还是休闲一小时,都非随意行为。正如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伟大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卷首语中写的:“自然是没有飞跃的。”相比之下,自杀却是一种飞跃。因此,除非人生效用对一个人来说已成为消极意义,或者说是负效用时,人才会理性地去选择自杀。但是,对于戈森这样活下去在生活中可以享受许多的年轻人,自杀之举无法从理性上得到解释。 


从怀疑而追踪,斯皮尔曼教授以经济学知识的精湛以及对世事的洞明,终于发现了犯罪的蛛丝蚂迹:哈佛大学一位文化人类学教授、某学院院长丹顿·克莱格写了一本《美拉尼西亚人的风俗习惯》的书。在这本代表克莱格巅峰水平的书中,他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研究圣塔克鲁兹岛的居民,尤其详细描述了岛上的货币制度和交易体系。他写道,岛上的居民把羽毛做成的腰带当成钱币来用,质量一般的独木舟的平均价格是950条腰带,但各个地区的价格有差异,从780条腰带到1100条腰带不等;山药,这种岛民饮食中的次要食品,一篮子的价格在4条到5条腰带之间。 


斯皮尔曼就在阅读这些“精彩”描述时洞察到了不可告人的猫腻。 


但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价格并不是随意的。一件东西相对于另一件东西的价格,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而价格又会对这些经济力量做出反应。在克莱格精心编制的价格调查表中,山药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普通食品,而独木舟则是大件商品,买一个独木舟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这意味着为追求最大的消费者剩余,每个购买独木舟的家庭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询价以及讨价还价,所以同时期内独木舟的价格差异会很小。而他们不太会在乎山药的价格是高了一倍还是少了一倍,更不会为此花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同一时期内山药的价格差异相对会更大一些。 


但克莱格却信誓旦旦地告诉人们,这个地方山药的价格从4条到5条红色羽毛腰带不等,中间只有一条腰带的差异,价格差异25%,而独木舟的价格是从780条到1100条,中间存在着320条红色腰带的差异,价格差异高达41%。这怎么可能呢?答案只能是,这个大名鼎鼎的哈佛学者在造假,这本所谓经典之作是杜撰出来的伪书——斯皮尔曼从而嗅出了罪犯的身影…… 


为什么2004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出现持币待购?因为大家在等待汽车的进一步降价——显然,相对于昂贵的汽车价格,耐心等待是合算的。家具商场里,相同产品的价格为什么差异并不大?因为对于家具这种奢侈品,消费者愿意跑遍全城,货比三家。为什么国美的老板会一跃成为中国首富?因为他从事的是高档的家用电器连锁销售,只要将高档彩电的价格下拉1%,消费者就会趋之若鹜,从而实现对整个市场的赢家通吃…… 


看起来,无所不能的经济学实在是一门值得学习,值得研讨的学问。经济学的假设简单至极,看上去甚至不通情理,经济学的原理也非常简单,但大道至简,要参透经济学,特别是像张五常前辈说的那样,只用三招两式就可解释清楚天下纷繁复杂的经济行为,却只有顶尖高手才能做到。 


至于用经济学破案,那却是天才如弗里德曼也没有做到的,但小说中的斯皮尔曼却做到了。何以如此?要享受故事中的细节,大概读者只好自己花点时间慢慢品书去也!在这里,我只引用弗里德曼的一句评语作为结束:“这本小说是如此令人如痴如醉,很难找到一种比阅读此小说更愉悦、更轻松的方法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