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易宪容的地产要挟论:压低房价是民众的福利

发表于2005-08-25
易宪容满面笑容,但却不无孤独。

这位在网民中被视为孤独英雄的人,坐在博鳌房地产年会的对话席上,甚至有点落寞——几乎没有人赞成他的观点,虽然在民间,很多人认为他是对的。论坛主持人袁一泓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易宪容是中国地产商们最痛恨的经济学家。

这一点很容易获得公认,即便易宪容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他说,中国地产业试图或者正在要挟中国经济。他确信,这是一个事实,一个国人都知道但没有多少人用语言说出的事实。

直言者

这个观点成型于网络,发扬至传统媒体。在口水飞扬之际,他被描绘成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个开发商最恐惧的人、老百姓房价心声的代言者,以及一个缺乏严谨学术精神、忙于草率下结论的名利的觊觎者。著名的潘石屹说,这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但网民说,他是一个直言不讳的英雄——很明显,在中国买不起房子的网民数目要远远大于会上网的开发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媒体的宠儿,也成了地产业“痛恨”的标杆。甚至有人认为,这位张五常的弟子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理论的支持者,相反,他更像是一个用政治观点解读经济活动的社会理论家。还有人确信,是因为他那过分浓厚的江西口音导致有人误解甚至扭曲了他的意思。或许,他的观点并没有这么尖锐。

但就在这次年会上,易宪容依然不改观点,确信地产正在捆绑其他行业,尤其是金融业,最终影响中国经济。他确信,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出面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压低房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不亚于是一种福利——这最终导致了他的第二个理论出台——上海房价应该下降50%,北京应该下降30%。

在本次年会上,易宪容说,他之所以坚持的“地产要挟中国经济”,存在极其严密的逻辑内涵。

他认为,房地产企业与其他的产业不同,可以带动50多个产业。它的关联性无论是房地产市场大、小的变化,都会影响上下游的变化。

他举例说,最近房地产有一些政策性的调整,影响了最近钢铁的价格,基本上下降了很多,水泥的价格也变化很大。

此外,因为房地产行业仅仅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这个产业不仅发展得快,而且规模大。

这直接导致了他更大层面的担忧——规模大了以后,房地产业的变化或者快速发展,就会导致中国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善收入结构是当务之急

这里面还有一个背景。2004年开始,整个宏观经济有大的调整,当时易宪容已经提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否成功,房价的变化是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风向标。

他确信,近几年来,房地产业不仅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企业获得暴利最好的行业。银行的信贷消费启动了国人最终需求,房地产业成了各地方短期内业绩大见成效耀眼的明珠。

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又带动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目前政府大力整顿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建材等,目前经济上的瓶颈,包括能源、电力、运输、水等等,无一不与房地产有关。

易宪容的逻辑是,正因为国内房地产如此重要,所以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尽管房地产也是受关注的方面,如土地整顿、对房地产企业信贷收紧,但房地产受到影响则微乎其微。

其他行业的增长在放缓,但房地产不论投资还是商品房价格都照升不误,甚至全国商品房价格上升了一成以上。很简单,作为这次经济过热的动力源的房地产都不能调整,这次宏观调控见效多少,就要大打折扣。

正因为如此,易宪容说,宏观调控尚还处于攻坚阶段。这个观点跟赵晓存在明显区别——赵晓说,宏观调控已经进入尾期。

易宪容掌握的数据说,政府调控以后,广西的房价上升了10%~20%,他认为这样的结果,并不是需求在发生变化,而是供求发生变化——这说明房地产商对产品的控制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利益关系,促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快速发展,快速繁荣,另一方面将房价推高。这最终导致了他“地产降价论”的出台。

此外,他认为这个行业中还存在另外不良趋势——投机。有一些城市有投机,而且,就目前国内房地产业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把整个风险都归结在国内银行体系上,无论是房地产企业还是个人消费信贷都是如此。如果让国内房地产泡沫任意吹大,泡沫的破灭不可避免,而最后承担的只能是国内各银行。

从这个逻辑上说,易宪容的观点并没有变——因为这个行业存在关联度极高的特征,所以它有可能会要挟中国经济,这个导致的后果是政府宏观调控无法落实,房价继续攀升,并最终将银行等金融机构捆绑进来——因而,必须有政府出台压低房价,为民众提供福利。

“尽管房地产业是推动中国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商品房价格、金融风险、地方政府业绩以及买不起房屋的百姓,究竟哪一个利益更重要?就得看中央政府把天平放在哪里了。这才是目前宏观调控的成败关键。”这是他的逻辑内涵。

他说,“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变成弱势群体,因为只有8%的人具备购买力,80%的人都购买不了房屋是不行的,中国的收入是一根针形状的,所有的重量都聚集在一段,顶端没有,中间也没有,这样是不行的。政府已经明确地提出要改善中产阶级结构,改善收入结构——让大部分人都可以在按揭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住房,之后政府再解决廉租房,否则社会就会出现问题。”

我所坚持的“地产要挟中国经济”,存在极其严密的逻辑内涵。

房地产企业与其他的产业不同,可以带动50多个产业。它的关联性无论是房地产市场大、小的变化,都会影响上下游的变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