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商业地产风险升级 地产商积极自调

发表于2006-02-09
多项数据表明,商业地产已存在过热现象。尽管此前有市场人士预测,商务部发起的商业地产大调查将导致2006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由住宅转向商业,但中国城市商业网点管理委员会副会长王永平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由于商业地产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内部整合和自发调节,这种“政策入市”的可能性不大。

最近出台的《2006年商业地产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商业地产已存在过热现象。
发表于2006-02-09
尽管商业地产过剩危机已经显现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商业地产已经出现自发调节迹象,2006年由政府出台商业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这些迹象包括:经营模式改变、租金下调、社区商业兴起,以及商业规划细则出台等。

“目前,部分地区的商业地产和商业经营正在回归理性。”王永平称。数据显示,2005年商业项目真正完成招商并开业的并不多,例如成都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没有新开工商业地产项目。而一度在上海盛行的“售后包租”模式正在逐步退出市场。王永平认为,上月底由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率先提出的禁止“售后包租”广告就是对市场的一次预警,并将在今年产生影响。此前,由于开发商以包租模式促销产品,却经营不善,进而影响了对中小投资者的回报,已经或正在触发中小投资者与开发商之间越来越多的纠纷。

在包租模式退出市场的同时,市场上整体持有的商业物业比例正在增加。万达集团等开发商采用的是持有经营,另一种大商家斥资整购的做法也已经出现。比如物美去年开始在北京、杭州等地购买或建造商场物业,家乐福也开始在北京开发自有物业。

对于租金下降,戴德梁行分析师解释,由于零售商开店规模及速度都有相对固定规划,难以完全契合市场的迫切需求,因此造成商业地产发展商激烈争夺商户的态势。为快速实现招商,发展商不得不降低租金标准。即使如此,“目前北京仍有部分项目难以按既定价位实现招商,从而不得不放低目标租户的甄选标准,接受形象档次相对低的客户。”分析报告称。
发表于2006-02-09
由商务部起草的《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草案)》(下称《条例》)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出台,业内人士透露,这一旨在规范政府行为的条例可以有助于商业地产的协调发展,却不是对商业地产的限制性政策。

“该《条例》已经由去年的二类立法转为一类立法。”中国城市商业网点管理委员会副会长王永平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而一类立法的规定要求该草案必须在当年内通过。

尽管此前有市场人士预测,商务部此次发起的对商业地产的大调查将导致2006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由住宅转向商业,但中国城市商业网点管理委员会副会长王永平称,由于商业地产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内部整合和自发调节,这种“政策入市”的可能性不大。
发表于2006-02-09
上海2005年商业地产同样以“过剩”定论。数据显示,2005年初,上海市商铺的总保有量达到2856万平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1998年上海市商铺总面积的4倍之多。截止到2005年11月,上海商铺的上市总量约430万平方米,其中已经成交的数量约160多万平方米,仍处挂牌待售的达到250多万平方米。在此供应基础上,上海户籍人口人均商铺面积已经达2平方米以上,而国际商业设施配置的均衡比例为人均面积1.2至1.5平方米。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姜新国近日通过某媒体介绍,目前上海不少商业地产项目有“铺”没“商”,中小投资者得不到收益。一些商业楼盘的企业反映:许多客户都是历年积累下来的预约客户,只不过是在今年办理手续,还有少量投资者感到商铺市场的风险变大,而选择了“退铺”。

“过多空置商铺实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姜新国介绍,2005年上海商铺闲置面积仍在上升,特别是部分新城镇建设过程中,商铺无效或低效使用情况严重。而商铺闲置的另外一种形态是:部分商业项目施工、招商进程缓慢,表面上看是项目处在施工或招商阶段,但实际上,由于资金、商业等要素资源得不到配置造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滞留”,这种“滞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空置面积”。地产酝酿自调政策调控可能性不大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