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长三角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须把握八大要点[转]

发表于2006-01-13
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它是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县域经济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推动长三角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县(市)竞争力评价,分析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发表于2006-01-1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对较低。2003年,长三角县(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3.5%,比2002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零售贸易业的发展还落后于大中城市,数字化、信息网络建设、营销服务、科技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旅游业,形成以旅游特色为龙头,以名人文化为依托,通过文化、休闲度假、购物、旅游等来发展第三产业园,以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县域经济中,国有企业很少,国有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乡镇企业异军崛起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此加速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加大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民营化进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大开放力度,全面构建开放型县域经济。不断加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了乡镇企业的活力。制定政策,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发表于2006-01-13
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包括54个县(市),截止2003年底,53个县(市)(缺上海崇明县数据)行政区划土地面积为69262平方公里,占长三角土地面积的69.1%;县域内户籍人口3848.17万人,占长三角地区人口的50.6%;实现经济总量8027.94亿元,占长三角经济总量的35.2%。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五大特征: 

  

1、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长三角地区53个县(市)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27.94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1318.5亿元,总量超过2003年的内蒙古(2292亿元)、新疆(1875亿元)、甘肃(1301亿元)等省。平均每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5亿元。其中江阴市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508亿元,居全国县市之首位。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0.14亿元,平均每个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0亿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852元,折算美元达到2519美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5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工业化是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求得突破,长三角县域经济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发挥优势,增创特色,找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坚持工业立市,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在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调整,着力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可以说,迅速发展的制造业是长三角地区县市经济迅速崛起的奥秘。2003年长三角地区53个县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096.31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50%,达到5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693个,实现总产值11291.8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850.64亿元。其中江阴市成为唯一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县市,达到1066.11亿元。
发表于2006-01-13
以县域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高县域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实现县域人民生活现代化,作为实现县域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一批工业主导型、商业贸易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开发型等特色小城镇。将内涵式提高作为发展重点。 

  

(六)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扩大开放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这些县(市)要多渠道融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要举全县之力来招商引资,可以通过开发区和工业园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实行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和股权转让、经营权转让、土地、资源使用权出让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商和外资,突出对成长性良好的企业的引进。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国际500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和具有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的项目上。要创新思路,走经营城市之路,引导、激活和聚集外商资本投入县域经济发展。
发表于2006-01-13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跨国公司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长三角地区顺时应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引进来,走出去,推进经济国际化,勇做经济国际化的弄潮儿。县市外向型经济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关键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始终坚持“外向带动战略”的结果。到2003年底,长三角53个县(市)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2970.43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551.07亿美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出口3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53.3%,当年新签协议注册外资177.12亿美元,同比增长50.0%,实际到位外资84.31亿美元,同比增长62.4%。尤其是苏南县(市)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和台湾产业大转移的新机遇,利用台资独领风骚、一枝独秀,总量已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长三角地区县(市)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32.6%。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产业结构看:2003年长三角地区53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9.3:57.2:33.5。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一产比例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003年第一产业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相比,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但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强大的制造业是县域经济走在全国发达县前列的法宝。无工不强,无工不富,无工不发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的最集中的体现。 

5、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富裕 

  

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更是富民经济。在收入、消费上,长三角地区县(市)更是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53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达到5332元,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684元。2003年长三角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1.92亿元。民不富,则县难强。适度提高收入水平有利于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吸引资本,凝聚人力和财力。
发表于2006-01-13
要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人力资源是决定性因素。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性教育投资。一是要把发展教育与扶贫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结合起来,确保欠发达地区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确保贫困地区有钱办教育和穷人的孩子能够上学。二是要办好技术教育,着眼于开发现有农业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推广先进技术,特别是把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作为农民技术培训的重点,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职责来抓。 

  

(八)加大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县域发展已受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人才资源不足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要增加对社会公共物品的投入比例,改善社会服务,克服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保证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加强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区域协调,合理调配水资源;要从政策上引导产业升级换代,坚决淘汰污染产品;要城乡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尽量吸引人口向小城镇流动,以便集中解决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问题。
发表于2006-01-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是一次新的重大机遇。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市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缩小地区间差距致力统筹发展 

  

全面小康是惠及绝大多数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作为全国县域发展的排头兵,更应该注重统筹发展,尤其是带动其他县市的发展。国际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证明,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后,区域差距通常要经历先低—后高—再低的“倒U型”过程,长三角县市之间差距还很大,如第一层次的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第五层次的4.0倍和1.5倍。因此提高长三角县域竞争力,就必须统筹兼顾,落实好以第一、二层次带动其他县市发展,进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处于第一、二层次的发展较好的县(市)要率先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小康,为其它县、市树立样板;处于第三层次的中间县(市)要加快发展,更多地进入强县行列;处于第四、五层次的县市要加快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区域制造产业的竞争优势 

  

开发、利用和创新各地的比较优势,整合提升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各地必须依托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将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进行提升和整合,同时在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及资本技术密集的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从多途径努力打造并建设制造业基地,以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县域的集聚水平,抢占国际国内产业高地,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上一页|1|
/1页